追书啦 - 经典小说 - 庶妻在线阅读 - 庶妻 第1节

庶妻 第1节

    ?本书名称: 庶妻

    本书作者: 不落言笙

    本文文案:

    身披马甲·高岭之花世子爷x懵懂单纯·绝色娇弱菟丝花

    尹姝晚在自家柴房里救了个男人。(追妻火葬场,真香文学)

    男人生的极为俊朗,周身气势不凡,可胸前一道刀伤贯穿胸腹,奄奄一息。

    姝晚唤他月郎,忽然一天男人说要娶她,姝晚一诧,随即便脸颊微红答应了下来。

    婚后月郎待她虽冷淡,但姝晚一直觉着自己高攀了他,便事事有求必应,为他洗手作羹汤。

    某日月郎要带她去京城寻亲。

    姝晚怯懦又高兴的点了点头,此后她入了京城的高门宅院,周遭一众仆从围绕,规矩严苛。

    而男子也时常不着家,变得愈发冷淡。

    姝晚有些无措和低落,但为了相公忍着与周遭的格格不入,尽力做一个好妻子。

    谁料某日真相残忍被揭开后会是那么的不堪。

    她的好相公,是京城国公府尊贵无双世子爷闻时砚,彼时世子爷与嘉善侯嫡女快要大婚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还听说了世子爷一掷千金讨未婚妻欢心。

    而姝晚的存在亦被发现。

    她被拖入国公府跪在堂下,周遭鄙夷不屑目光凌迟着她。

    国公夫人居高临下道:“上不得台面的村妇,你也配做我儿的妻?要么做通房,要么滚。”

    不待她选择,闻时砚踏入屋内,淡淡回答:“自是通房。”

    而后姝晚便被压着入了国公府的偏院院子,被拖过闻时砚身边时,她心痛难忍,心如死灰,兜兜转转自己竟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外室,是她看错了人。

    大婚前一夜,下人传来消息,偏院的人不见了踪影,遍寻不见,向来冷淡矜贵的世子爷听闻此事气的当即便摔了婚服,气着气着却鬼使神差的红了眼。

    这一气便气了三年。

    三年后,京城蓦地冒出一家新贵,新科状元郎清雅温和,其姐更是容色艳绝,闻时砚震惊的瞧着出现在曲水流觞宴的姝晚,举手投足丝毫不输一旁的贵女。

    他原以为三年过去,对她只余厌恶,厌恶她走的不声不响,所以便绷着脸想着定要与她保持距离,谁料还是不自觉被她吸引,吸引到失了控,不惜毁掉她的婚事。

    但昔日怯懦胆小的姝晚却已然沉稳端庄,她甩开了他的手冷声斥责:“国公府的世子爷当真是没规矩,民女早已定亲,还望莫要纠缠。”

    闻时砚霎时心如刀绞,怔怔落了泪

    阅读指南:

    1、追妻火葬场,开局回京城,有宅斗剧情,女主前期菟丝花,后期会改变。

    2、双c(ps:男主不完美人设,高岭之花下神坛,坏批,坏的很明白,还是个大骗纸,利益至上),1v1,he。

    3、有未婚妻,不爱。

    4、看文勿上升三观,弃文不必告知,娱乐产品而已。(ps:作者不玻璃心,希望和谐友善讨论剧情人设,笔芯)

    内容标签:古早 先婚后爱 追爱火葬场

    主角:尹姝晚,闻时砚 ┃ 配角:尹书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被骗婚后狗男人火葬场(正文完)

    立意:女子当自强

    第1章

    八月初,天气已然微凉,抬眸望去,空里流霜间风云变幻,时而阳光四射,时而阴云密布,或是洒下几滴雨水,落在颊上,增添了初秋的烟水汽,雾气升腾,氤氲了视线。

    京城甜水巷的宅子里响起了走动声,随着天色亮起,房中纱幔的绰约的身影缓缓动了动,睁开困乏的眼睛。

    姝晚艰难起身,嗓音沙哑的唤道:“春和。”,雾蒙蒙的双眼氤氲着微红的水汽,粉面娇靥,杏眼桃腮,似海棠醉日。

    一抹娇态倏然浮现,抬臂瞬间,亵衣顺着皓腕雪肤滑落,醒目红痕隐藏在春色里。

    她嗓子极为干渴,喊了几声,外面才响起轻巧的脚步声,一名梳着鬟髻的侍婢挑起帘子进来,一脸的心虚状应声:“娘子。”

    姝晚摸了摸身边的被窝,神色呆愣,声音若有若无的透露着低落:“相公何时走的?”

    春和赶紧道:“大约卯时,爷忙得很,走的早,娘子先起身吃饭罢。”说着似是要扯开她的注意力般,唤人进来给她梳洗,姝晚一如既往的拒绝了她人的侍候,亲自洗漱穿衣。

    春和却是一脸心不在焉的站在一旁,也不晓得上前侍候,邹mama进门来,眼光落在了一旁的春和身上,暗暗啐了一口,小妮子,这般花枝招展的,还想飞上枝头变凤凰。

    她随即转头笑着对姝晚道:“娘子,爷说这几日都不回来了,叫您莫要等她。”

    姝晚闻言顿了顿,缓慢地点了点头:“告诉相公,记着叫他好好吃饭休息。”,一旁的邹mama哎哟个不停:“不是说了嘛,我的娘子,可不能叫相公。”

    姝晚顿了顿,小声道:“晓得了,应是二爷。”,邹mama满意了,叮嘱她:“这就对了,规矩就是规矩,若是不讲规矩,出门去了,那是要背后叫人嚼舌根的。”

    一旁的春和暗暗嗤笑,到底是村妇,小家子气的很,上不得台面,也不知世子爷是被下了什么降头,愣是瞒着国公府把人带回来,藏了起来,连带着这娘子也瞒得紧,还不知自己攀上了高枝儿呢。

    姝晚不知她心里想些什么,她吃饭吃着便走了神儿,思绪回到了半月前。

    半月前,灵水村。

    一矮胖妇人探着头推开了篱笆门,进了一方狭小的院子,朝着院中坐着洗衣的女子笑道:“哟,晚娘洗衣裳呢?怎的不去溪边,这厢还得挑水,麻烦的哩。”

    被唤作晚娘的女子抬起了脸,被布巾束起的头发散落了一缕,垂落在颊侧,鼻尖沁着汗珠,身上一袭打着补丁的褪色衣裙,依稀可见上面绣着的花儿,那一段韧腰瞧着盈盈一握,身形窈窕丰盈,一张粉白的面庞在日光照射下,泛着微微红意。

    最吸引人的是那双杏眼,泛着淡淡茶色,犹似琉璃般潋滟,容色殊丽浓艳,丹唇外朗,眼神却是天真纯善,漂亮的根本不像个村妇。

    王婶暗暗腹诽:再美又如何,还不是个克夫的命,拖至二十好不容易把自个儿嫁了出去,没过两月,丈夫便被山上的匪寇捉了去,眼下也算得半个寡妇了。

    尹姝晚擦擦额上的汗,柔柔一笑:“没事儿,溪边有些远,等会儿寒哥儿就回来了,我紧着时间给他做饭,”

    王婶儿又恭维了几句,便照例在地里顺了几把葱走了,坐在尹姝晚旁边,玩儿着布老虎的小女娃天真的瞧着王婶儿的行径,随即继续低下了头。

    尹姝晚淡淡一笑,不予理会。

    但一想到她方才说得事,眉头轻蹙,尽是抹不开的忧愁与伤感。

    一月前,她与相公一同去镇上采买东西,顺道儿给寒哥儿送些吃食,谁知路遇匪寇,相公为了护着她把她藏到一旁的草丛里,掩上了土,随即便跑了出去引开了匪寇,而后她便再也未寻到相公。

    她去求了村长,发动了好些汉子举着火把去寻,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那日,姝晚在低垂的深夜中伏地悲恸。

    可她坚信相公未死,便隔几日会拿着画像去镇上寻人,但因家中无汉子,并不敢轻易的叫人知晓。

    何况姝晚长得又极为吸引人,她便托了村中的人家,无论是猎户还是读书人家,均叫人瞧着些,村中人怜惜她独身拉扯着弟妹,便时不时帮衬着些。

    便就时常发生这种“不见外”的行为,索性,相公离家前留的银子还有,姝晚倒也未放在心上。

    她边思索便捶打着衣服,时至今日她已然平静了很多,但依旧会在无人的夜晚埋入被中低泣。

    东边的光棍得知她的事,便又胆子大了起来,刚开始在夜晚扔着石子敲打着窗棂,而后演变成竟敢试探着想推开篱笆的门进来。

    夜色翻涌,姝晚无措着裹着被子,一旁放置着相公的衣服,月色透过窗棂,满脸泪痕的惊惧神色显现。

    幸而隔壁人家的叫骂声吓跑了光棍儿,姝晚听着门外的动静,微颤冰凉的身躯松懈下来,再也忍不住,低头垂泪,抽噎声低低响起,却生怕吵醒了一旁沉睡的芸姐儿。

    思念之意犹如潮水般覆了出来。

    *

    上京,御书房外,一道芝兰玉树、欺霜赛雪的身影站在殿外,一袭绯色官服裹在板直的身躯内,广袖随风微动,幞头之下,是一张极清俊、疏朗的面容,一双瑞凤眼深邃凌厉,鼻梁高挺,此刻紧皱着眉头等候传召。

    蓦地,殿内走出一人影,手持拂尘,笑眼微眯:“恭贺闻大人平安归来,圣上唤您进去,您请。”说着侧身弯腰,闻时砚淡淡颔首,便往里而去。

    淡淡的,温雅的龙涎香萦绕在闻时砚鼻尖,令他一阵恍惚,随即他看向案桌前坐着的天子,神色一正,当即撩开衣袍下跪:“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低沉肃然。

    新帝连忙从座位起身,匆匆扶起闻时砚,一阵感慨,“那日若非爱卿一人单挑几百逆党,今日朕已身在阎王殿中。”,闻时砚不敢居功,只说这些乃是臣下应做的。

    不多时,随着闻时砚踏出御书房的,还有一道正式的封官圣旨,宣国公世子,忧国奉公,尽瘁事国,着封为吏部侍郎。

    国公夫人得到消息,喜极而泣,连连与老夫人跪在菩萨前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此番砚哥儿平安回来,老身得去太清观还愿去。”一旁带着抹额的老夫人笑道,脸上的病气竟散了三分。

    闻时砚对这个结果倒是预料之中,并未有太大的欢喜,养伤养了他几月,伤口深可见骨,硬不许照顾之人去镇上寻郎中,只是用随身的金疮药生生撑了下来。

    期间生死之际,凶险万分,但他都未与祖母和母亲说,在递了回来的消息后,新帝便叫他暗中联合青州守将,将残余逆党全部清缴,好堵回来后众人的幽幽之口。

    天知道这两个月国公府犹似处在水深火热中,国公夫人徐氏整日以泪洗面,老夫人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便病倒在了床上,日日不离汤药。

    另一房的那昭阳郡主却是个不省心的,天天落井下石般对着徐氏冷嘲热讽,二人虽是平妻,但徐氏到底是先入门的,正经八百高门贵女出身,自不是那唯唯诺诺之人。

    郡主自找了没脸,又去国公爷那边告状去了。

    此番闻时砚平安归来,叫徐氏好生松了口气,想想也知,那昭阳定是气红了眼睛,恨不得扎个稻草人日日咒着她砚哥儿回不来。

    闻时砚托着幞头,单手提着衣摆回了府,一身的雅韵风流与清执之气,徐氏摸着他的脸颊好生叹气。

    母子二人说着话,连一向很少露面的国公爷也赶了过来,蓦地,闻时砚迟疑道:“母亲,孩儿这二月幸得一恩人救命,不告而别,事情还未了却,还须去解释一番。”

    徐氏忙道:“是得好生感谢人家,银钱百两或是房子屋舍都是给得起的,不若母亲亲自去拜访?”

    闻时砚摇摇头,淡声:“不必,只是一普通百姓,儿子自行前去便好。”徐氏了解自己儿子这三棍子打不出声响的性子,主动提及:“此番这二月,若涵时常来府上,陪着我与你的祖母,实在是个难得的好孩子,既然你回来了,抽个空去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