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啦 - 耽美小说 - 盲人摸象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集与齐卫东有关的情报。得知他心情不佳,他看着黑板一角的通知,若有所思。

艺术节报名,5月9日截止。

苏凡瑜每月有一节钢琴课是和齐卫东一起上的。

他喜欢听齐卫东用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潇洒酣畅地从莫扎特弹到肖邦,也喜欢通过他琴声中的情绪来辨别他对于作曲家的偏好——这并不算太难,因为齐卫东实在是个爱憎分明的人。

他很容易就能知道齐卫东最爱李斯特,但每每弹到巴赫就像是被人拿刀架着脖子一般,于是他推己及人地想,如果在艺术节上,有人弹李斯特给他听,他会不会开心一点呢。

知道儿子打算上台演奏后,苏凡瑜的父母很是支持,毕竟他难得鼓起勇气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观察者变成了表演者。他们给他置办了一身并不出格却让人忍不住一看再看的行头,还放任他不写作业临时抱佛脚练琴——他不像齐卫东那样觉得学琴易如反掌,只是一架钢琴就把他折磨地够呛了,好在他不是被迫学的,练琴时只要想着有朝一日能和齐卫东说上话,便又动力十足了。

登台那天是个好天气。

虽然在李斯特的曲子中还算不上是有难度的作品,但对于一个音乐天赋一般的人来说也并不太容易弹好。苏凡瑜记得自己当时紧张地谈错了好几个音,也记得自己的节拍到了最后乱得一塌糊涂,根本没能如原作般归于平静中去,但还是凭借着万分的投入、饱满的情绪与观众的外行,赢得了满堂喝彩。

他还记得齐卫东在掌声与欢呼声中跳上了舞台,邀请自己合奏,而后趁着他手忙脚乱之时,即兴过渡到了,在全场的惊叹声中,带着张扬的笑容将舞台独自霸占。很快,台下的欢呼又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了。

苏凡瑜并不在意这个。他稀里糊涂地和齐卫东一起下了台,只觉得一切都发生地太快。高兴、紧张、羞耻等情绪来迟一步,混合着钢琴的旋律交织着冲击了他的大脑。

后台的走道很长。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像有一辈子那么长。

等两人快走到尽头的时候,苏凡瑜好容易冷静了一些,怀着某种期待回头看向齐卫东。

像是感应到了他的情绪,齐卫东停下了脚步,歪头看了他一眼,一手插在口袋里,轻描淡写地给他几年的苦练下了评语。

——丢人现眼。

进入论坛模式3993/2464/11

我来赴四年前的约

3.

齐卫东从十一二岁起便开始和女生交往,一直被外界认为非常早熟,初中时,学校几乎所有好看的女生都曾是他的女朋友。虽然家里和学校对他的要求不高,只要不闹出人命就好,但没人能想到,进了高中,他竟然还能比之前“更进一步”——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当年小有名气的男明星后,他竟“时髦”地和年长他不少的男性谈起了恋爱。

苏凡瑜也是从那时起,才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意识到自己可能对齐卫东有特殊的情愫——弹的时候他还未开窍,选择它只是单纯因为相对容易上手罢了,但当看到从学校门口的保姆车上走下来接齐卫东放学的男人,他的心中伴随着那首预言般的曲子,划过一个念头:凭什么是他而不是我。

平缓的A段像主人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爱恋,朦胧如粉色云雾般的心情悠扬地飘荡着,包裹着一些让人心驰神往、发疯发狂的东西亟待破土而出。B段紧随其后,明快的音符是沉浸在爱恋中的主人公动人的心跳,它高声歌唱着:听啊,听啊,我的爱人,那是我语言之上的爱意,请你务必收下!而收尾的C段……

齐卫东并没有和那个明星相处太久,还没等后知后觉的媒体炒完他为爱写歌的浪漫爱情故事,停在校门口的保姆车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分手后,齐卫东又陆续和几个同龄的男生交往了一阵,然后突然有一天,主动找上了苏凡瑜。

“有空一起吃个饭吗?”

苏凡瑜受宠若惊,连连点头,放学后按照约定在学校后门等齐卫东。当时的他被喜悦冲昏了,不然以他的观察力,不会没有意识到他的小孔雀并不是一个低调的人,不管是撩妹撩汉还是追求约会,都大大方方地任人围观,从不会选在学校后门和人见面。

“能配得上我齐卫东喜欢的人,一定是非常优秀厉害且长得好看的。”

“别闹了,我怎么可能喜欢你。”

“离我远一点,恶心。”

齐卫东其实给过他答案的。

但收尾的C段不甘心地响起。没完,没完,它唱道,我依然喜欢你。

因为叛逆,齐卫东没有选择报考父母要求的学术名校,自己做主考了国内一流艺术院校的作曲系,决心学习音乐创作。而苏凡瑜怀揣着编剧理想,考了同一所学校的编剧专业。

一如从前,齐卫东一呼百应,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而到了俊男美女云集的艺术类大学之后,他便更是像鱼入大海一般乐不思蜀,换枕边人的速度比声乐教室饮水机换水的速度还快。

苏凡瑜也算是鱼入大海——他从小就偏科,父母又主张兴趣教育从不给他压力,使得他在班上的成绩向来徘徊在中上,并不起眼。但进了大学之后没多久,他就凭着自己的故事拿了不少奖,在他们系里大小算个名人,甚至还有别的系的同学特意找来想跟他合作。

生不逢时就是他写剧本时最常用的笔名。各种奖项拿完一圈,他深感成名对自己的生活造成的困扰,此后便有意把笔名推到前台,再不用真名对外申报各类奖项。

大二的时候,齐卫东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转了性,空窗了大半年时间。苏凡瑜觉得自己一直等待着的机会来了,便辗转几个朋友以“生不逢时”的身份加上了齐卫东的微信,借着想向他要个曲子授权的名义,终于和他搭上了线。

那时的他很乐观。

虽然曾经被齐卫东斩钉截铁地拒绝过,但他就是觉得他们能成。

名字和身份总是会引起偏见和误会,人就是这样一种局限的动物。他捂着自己的自尊心如是想,所以,他不一定非要是苏凡瑜。

结果一如所料,他们很聊得来。

苏凡瑜的那个短篇故事是以齐卫东的一首作业歌为灵感写的,用齐卫东的话说,“完美解码了我藏在旋律里的秘密”。两个人一拍即合,创作欲夹杂着其他不可名状的欲望碰撞出无数火花,让他们都颇感相逢恨晚。齐卫东有时会在半夜突然发一段语音,给苏凡瑜听自己第一时间创作出的片段,苏凡瑜也会时不时截一些室友们无法理解的文字发给齐卫东寻求认同。

他们仿佛天生就该是一对。

苏凡瑜这样告诉父母——他没告诉过父母他喜欢的人是谁,但也从